陕西日报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日报记者。张局长您好,从您刚才的发布看,全年我省经济增长2.2%,请问您如何评价2020年我省经济运行情况?
张烨:
谢谢你的提问。
大家都知道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年经济增长2.2%,这个成绩的确来之不易。这个成绩是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冲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日益加剧,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的情况下取得的,因此这个2.2%更显得弥足珍贵。
回顾2020年经济发展,我想用三个向好来总结我省全年经济运行。经济基本面向好,三大需求向好,社会民生向好。
一是经济基本面向好。回顾2020年我省经济,由年初的下降5.6%,这5.6%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的增速,随着复工复产,上半年快速收窄至0.3%,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进一步推进,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转正,全年实现增长2.2%。从三次产业看,粮食产量喜获丰收,亩产增长3.5%,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连续多年稳定在千万吨以上,为社会稳定经济、全省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第二产业保持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快速增长,价格温和上涨,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持续向好。
二是三大需求向好。2020年省委省政府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7个月保持正增长,稳投资工作成效显着。全年我省投资增长4.1%,比前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全省消费市场从疫情中不断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降幅持续收窄至全年的5.9%,较前三季度收窄3.4个百分点。进出口在疫情影响下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增长7.3%,高于上年同期7.2个百分点;特别是出口增速,在全球贸易大幅萎缩的情况下,2020年全年出口增长了3%,其中12月当月出口增速高达21%,增速高于全国10.1个百分点。
三是就业民生向好。省委省政府把稳就业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紧盯社会民生,先后出台了稳就业22条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十大行动,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11条意见等,措施效果明显。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3.2万人,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全年38万人的目标任务。两个收入也呈现增长态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68元,居全国第17位,较上年前移2位,增长4.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0%,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GDP1.5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跑赢了GDP。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六连涨”,同时面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加大了老旧城区的改造,这些都让百姓获得感不断提高。
同时,经济活力在不断增强。我省全年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1%,比上年和前三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81.11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42.17万户,同比增长12.14%。民间投资快速增长。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要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工作重点,加强闭环式管理,大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中国报道杂志记者:
您好,我是中国报道杂志记者。张局长您好,请问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进展情况如何?
张烨:
谢谢你的提问。
2020年省委省政府在稳就业保民生,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同时,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增强创新驱动为抓手,持续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培育壮大新动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一是创新驱动能力增强。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快速发展。2020年,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5.8%,高于GDP增速3.6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11.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均实现高速增长,网上零售全年增长29.6%,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占比也在提高。同时一些新产品,太阳能电池、智能手机、3D打印设备的产量快速增长。全省百强企业累计投入研发资金同比增长19.6%,百强企业研发强度为1.63%,比上年提升了0.18个百分点。
二是协调发展进展显着。协调主要说的是结构,一是产业结构转型持续推进,全年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5.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47.9%,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投资结构在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投资、高技术产业、社会领域的投资都在加快。城乡区域发展的差距继续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3.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收缩小至2.84: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三是绿色发展稳步推进。2020年,省委省政府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目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1.1%;平均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2.5天。目前全省11个市区,包括韩城市,均已创建成为省级以上园林城市,覆盖率达100%;76个县(市)中,74个创建成为省级以上园林县城。其中,5个设区市创建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宝鸡成为西部唯一一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四是开放发展步伐加快。2020年,我省货物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双双实现正增长,成绩来之不易。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7.3%,高于上年7.2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5.4个百分点;截至11月低,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增长9.9%。过去一年里,中欧班列长安号重载率、货运量和开行量均居全国第一,这些都为我省改革开放、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五是共享发展成效明显。脱贫攻坚成效显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年度目标以内,企业利润持续好转,截止到11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幅度在收窄,11月当月增长15.6%。居民生活质量显着提升,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的获得感在不断地提高。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张局长您好,全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但高于全国,还高于上年水平,请问支撑我省投资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张烨:
谢谢你的提问。
2020年省委省政府紧扣追赶超越定位,结合我省实际省情,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20年6月开始转正,连续7个月保持正增长,全年呈现持续回升走高的良好态势。具体来讲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重点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全年我省民间投资增长6.9%,比前三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9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3.2%,高于全国5.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6.8%,高于全国6.2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7.9%。
二是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加快。全年我省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7%,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三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原因:一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加快,增长1.5%,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同时教育、卫生投资带动的社会领域投资增速加快,全年增长33.4%,高于全国21.5个百分点。
三是房地产投资增长较快。房地产投资成为带动全省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全年我省房地产企业2893个,较上年增长9.7%;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增长12.8%,高于全国5.8个百分点,其中商业营业用房地产投资增长16.6%,高于房地产投资整体增速3.8个百分点。
陕西网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网记者。新冠疫情对消费冲击最大,请您介绍一下我省消费市场的具体运行情况。
张烨:
谢谢你的提问。
2020年我省消费市场从3月份开始逐步回升,特别是进入三季度,随着复商复市稳步推进,特别是旅游市场开放,我省消费市场月度增速开始转正。我省消费市场运行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回升速度较快。202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5.9%,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二季度分别下降25.4%和下降5.8%,进入三季度以后增速开始转正,三季度增长3.3%,四季度继续保持增长2.5%。
二是餐饮收入大幅收窄。2020年,全省实现餐饮收入比上年下降11.9%,降幅比前三季度降幅收窄11.9个百分点;商品零售降幅收窄2.3个百分点。
三是乡村市场恢复略快于城镇。从商品销售单位所在地看,乡村市场增速恢复快于城镇。全省乡村实现零售额比上年下降5.4%,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3.7个百分点;城镇实现零售额下降6%,降幅收窄3.3个百分点。乡村市场恢复速度快于城镇0.6个百分点。
四是多数类别商品零售好转。从限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类别看,2020年,占比较大的汽车零售,比上年下降了6.1%,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1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下降9.1%,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7个百分点;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3.9%,降幅收窄1.7个百分点;家用电器增长0.1%,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12.4个百分点;中西药品类保持正增长,比前三季度加快5.7个百分点。